[时代先锋]燃烧生命 照亮世界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08-10-16 作者:

 

        “一定要开发中国人自己的煤气化技术!”20多年前铿锵有力的誓言,今天依然震撼人心;

  “我相信汗水哲学。”你穷尽毕生精力坚守这份信念,直至生命红烛燃尽的一刻;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我们的技术走出国门” ……

  从上海的黄浦江到山东滕州的落凤山,从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到兖矿集团的生产装置现场,追寻你教学、科研的历程,在与熟悉你的学生、技术员、同事和朋友的交谈中,记者被你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

 

  勇于创新

  开发我国自主的煤气化技术

 

  “外国人能掌握此项技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20多年前,为了改变我国企业长期受制于人的残酷现实,当时年过半百的你决定挑战国外先进技术,发誓一定要开发中国人自己的煤气化技术。
  二十多年如一日,你矢志不渝地带领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研究所潜心研究。在学校东北角那栋不起眼的小楼里,你们放弃节假日和周末的休息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
  2000年夏天,在你的带领下,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研究所研发的煤气化技术在山东兖矿集团鲁南化肥厂中试成功。在中试关键阶段,你多次去工厂,有时一呆就是一个月。酷暑之下,年轻工人都受不了,而年过花甲的你却连续几天每天只睡两小时,怀揣降压片守在装置现场测试数据。 

  2005年10月,“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示范装置”在兖矿国泰一次投料成功,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这是我国第一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和配套工程。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被你改写。

 

  注重实践

  成功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

 

  你的学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王辅臣教授告诉记者说,你的“实验室”不仅在学校,更是在生产一线。
  2004年秋天,山东兖矿集团产业化装置现场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实验到了关键时刻,但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那夜风大雨急,装置现场寒风萧瑟,设备漏气漏水,已是满头白发的你艰难地双膝跪地,将头贴在湿漉漉、冰冷冷的钢板上,仔细查看喷嘴的效果,和现场的技术员们奋战了整整一夜。回忆起这一幕,你的学生——华东理工大学龚欣教授眼眶湿润。
  20多年来,你一直强调应用科技的研究工作应该面向行业的重大需求,带领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研究所与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紧密结合,组成项目研发团队,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成功探索出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中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腿和左臂行动不便,家人同事都劝已67岁高龄的你放下工作,在家养病。但为了争取项目能早日投产,身体刚恢复不久,你就四处奔走,又像以前一样拼命工作。
  2005年夏天,“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在兖矿国泰开车。左腿左臂不灵便的你一步步爬上了58米高的框架。兖矿国泰的董事长丁辉经过现场,看到你紧扶栏杆,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膝盖磕破,血迹渗过裤子,要送你去医院包扎,让技术人员把试验结果带给你看。但你笑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在第一时间在现场掌握生产装置开车情况,还是坚持爬上了框架。
  3年的运转实践表明,“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各项工艺指标,全面超过了之前引进的国外技术。至今,国内已有13家企业采用这项技术,占国内大型煤气化技术市场份额的35%,为我国企业节省专利费和创造利润累计上10亿元。

  更让人振奋的是,你领衔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走出国门。今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与美国最大炼油公司valero签订了高达上亿元的技术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这不仅是我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也是国内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专利实施许可费用。

 

  燃烧生命

  直到蜡炬成灰的最后一刻

 

  华东理工大学于建国副校长说,你是一个心中从不装着自己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你还惦记着工作和学生。6月21日,就在你去世前4天,你说话都很困难了,可还要求学生曾清华把最近的实验结果告诉你。听完汇报后,你激动地流下眼泪。
  你一生清贫,生活极其简单,一台用了10多年的收音机坏了,舍不得换新的,花9元钱修好了继续用。家里已经很多年没有添置家具了,吃饭的小方桌早已辨不出原来的颜色。在兖矿做生产装置中试期间,有次没有买到从山东返回上海的火车卧铺票,舍不得买飞机票,64岁的你乐呵呵地带着从小摊贩那买来的折叠小板凳上火车。然而,100多万元的科研奖励你却分文不取,全花在了实验室建设上。
  你曾留下遗嘱,说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可是,全国各地的吊唁信函雪片般纷至沓来,闻讯而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在悼念你的网站上,人们感佩你一生无私的付出,倾诉对你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