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华东理工大学通过产学研互动服务产业技术创新 |
|
产学合作 学研互动,努力构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立交桥 ---华东理工大学通过产学研互动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前身为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作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坚持把服务产业技术转移作为大学服务社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确立理论创新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科研工作思路,全面建立科研工作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激励机制,积极构筑大学科学、合理、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精心构筑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的立交桥,成果显著、成绩斐然。
一、立足国家战略,整合产学优势,构架行业、区域技术转移体系
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由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连接二者的技术转移体系构成,其中技术转移体系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而大学作为承担国家创新建设的主体之一,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国家与地方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把技术转移摆在突出位置,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真抓实干,以创新思想大力探索大学技术转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场竞争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而一个国家的技术竞争力需要多种要素支撑,其中要素之一就是产业技术竞争。 在市场对先进技术需求期望值不断提升的同时,产业技术却面对困境:我国许多企业缺少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直接进行研发或承接高校成果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聚集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创造了大批的科技成果,而技术转移力度却稍显不足。同时,虽然高校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兴未艾,但模式单一,渠道不够通畅的制约也日益凸显,导致高校、工程公司(设计院)、企业等在技术集成上互动不够,动力不足,难以形成合力。 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的各自优势,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市场牵引和高校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校企之间的技术转移互动?构建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提升产业经济创新能力就成为必然。 华东理工大学数十年来,致力于以技术转移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注重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紧密配合,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移之路,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全国6所首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牢固树立"面向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注重集成创新,完善技术转移全过程服务体系"的技术转移核心理念,把全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技术咨询、技术集成与技术扩散的能力建设上。学校将工程设计研究院整建制纳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使其紧密参与技术项目产业化的全过程;同时着重建设了环境咨询研究中心、安全工程咨询中心、专利事务所、教育部石油化工成果信息推广频道、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等机构和平台,并且牵头成立了教育部石油化工技术转移联盟。 学校致力于加强中试平台建设、成套化能力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技术经营能力建设、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等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努力推动技术推广、技术经营、联盟互动(政府园区交流互动、信息共享网站互联、共建分中心和工作站、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共建产业技术联盟、共建行业、区域技术转移联盟、风投融资联合进驻、政府支持共建平台高地)与运行模式的创新探索。 经过多年建设,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了一支拥有100余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成功组织完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有力地促进了行业与区域间技术转移。2006年和2007年,成功实施技术转移项目848项,实现技术转移项目合同额2.6亿余元,平均年增长率为42%,远远高出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平均增长水平,并且有9个超过1000万元的重大技术转移项目成交,还有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将可带动数百亿元产业经济规模。2006年以来,仅与上海华谊集团合作的项目就有数十项,华谊集团安徽项目一个技术转移合同就达上千万;与华谊联合成立了"先进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作为基础研究基金。学校2007年在与上海市宝山区合作的12项产学研项目中,通过平台建设就促成了三项,并吸引宝山一家创新型民营企业首选平台进行招标合作、定向合作。
二、坚持与工程设计研究机构、企业的密切合作,过程研究与工程研究紧密配合,打造行业共性成套技术。
就高校而言,在现阶段产学研合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一是来自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成果,受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的限制,大多没有经过中间放大实验,技术有待进一步孵化成熟;二是现有的技术储量中,单元技术、阶段性成果多,行业共性的关键成套技术相对较少,部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脱节;三是大学教授擅长过程研究,缺乏工程设计经验,工程研究的滞后甚至缺失势必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中留下许多漏洞和隐患,这种现象在过程工业尤其明显,花费巨资建设的生产装置,常常因材料和装备的不适当选择而无法运转,增加了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的风险,困扰了校企间技术转移的有效实施;四是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还在推进之中,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过高,技术转移的主体和受体之间存在诚信危机;五是整个社会对工程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 就企业而言,利益驱动的市场机制,对于技术转移起着基础性的拉动作用。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吸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获取新技术,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牵引拉动技术进步需求,技术进步则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 而就技术推动力而言,大学技术储备总量、工程化能力和成套化水平无疑是校企技术转移工作的基础。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小试和中试技术,此时大学技术的工程化能力和成套化水平,能否向企业提供兼具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核心技术,是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 但目前,大学将研究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还存在困难,技术成果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这些都需要科技工作者把注意力聚焦于技术与产业、市场的融合。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多年的探索中将工程研究提前,通过组建项目产学研合作攻关团队,把企业、学校、设计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高校教授、设计院设计师与企业工程师紧密配合,协同攻关,实现过程研究和工程研究的统一,共同开发行业共性成套技术,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成本,也提高了产业化的成功率。 例如,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技术,是发展煤基化学品、液体燃料、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直接还原炼铁等过程工业的重要基础。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的煤气化技术完全依赖进口,中国几乎成了国外煤气化技术的试验场、博览会。 在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开拓者于遵宏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与企业、设计院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攻关团队,相继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课题,将实验室研究成果通过中试研究,并进行产业化放大,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在我国煤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示范装置成功投运后的短短三年内,该技术以其超越同类引进技术的先进技术指标,以及适宜大型化的显著优势,已经应用到国内13家企业共35台气化炉,约占国内大型煤气化技术市场份额的35%左右。相比引进技术,为企业节省专利费达2亿元,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由此拉动的产业投资约400亿元,将实现年产值约250亿元。 2008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与全球最大的炼油企业(美国Valero能源公司)签订了技术许可合同,将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应用于该公司的石油焦气化制氢项目,专利实施许可费超过亿元。据了解,这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专利实施许可费用,这也是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 与此同时,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另一类煤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正在实施产业化,将于"十一五"期间建成日处理煤千吨级的工业示范装置,为我国更多煤种的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先进的IGCC发电、直接还原炼铁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带动煤基能源与化工、煤基冶金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经过多年科研积累,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已成为国内煤气化技术领先、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研发基地。在煤气化等相关领域获国家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该团队的科研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二项),入选2006年中国高校10大科技进展、2006年中国高校-企业合作创新十大案例,获2004年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获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三、广泛借助社会优势资源,内联外引,坚持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的技术转移之路。
华东理工大学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技术转移经营理念,凝聚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集成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技术转移和推广服务平台,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规范和激励机制。学校通过汇聚资源、信息、服务,完善联盟、共享机制,为产业提供一门式、网络化技术转移全程服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及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的作用日益凸现,正在成为校企、校地合作的主阵地,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双向互动、联盟联动的产业技术合作链的联动效应,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政府、园区、企业十分踊跃。华东理工大学也已成为上海技术转移联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子平台、长三角技术转移平台(联盟)骨干单位,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将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国家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学校广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我国能源化工对外的窗口。目前学校与海外六十余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杜邦公司、3M公司、孟山都公司、陶氏化学公司、德国拜尔公司、赫斯特公司、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科研合作;与美国Valero能源公司就"水煤浆气化技术"在美国实施许可进行合作;成为陶氏化学国内首家全球研发合作伙伴;与上海化工区亨斯迈、拜耳等多家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多次率(参)团出访日、美和欧洲有关国家探讨技术转移和国际技术合作事宜,多次举办国际技术转移相关论坛或交流活动,如成功承办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有美、日、欧等相关高校参加的2006年中国工业博览会"高校论坛"。目前正在与美国Terra 公司、美国Agrium 公司、美国Process Energy Solutions公司(PES)、美国 Future Fuel公司、印度Rad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Pvt. Ltd、印度尼西亚Petrotech 公司等洽谈合作事项。
四、成绩斐然
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获得第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优秀项目,第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个人、优秀项目,2005年上海工博会高校展区特等奖,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服务机构,入选了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转移项目交易额快速增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左右;近三年合同成交金额增长率均在40%以上,专利实施许可经费2008年已占到40%以上;技术转移体系日益完备,技术推广与扩散绩效显著。"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聚酯成套国产化技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业技术"、"乙烯装置控制优化技术"等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成百亿地带动产业经济规模,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树立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一流品牌,其中聚酯成套国产化技术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华东理工大学供稿) |
版权所有 © 2013 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邮编:200237 |